盧秉恒:3D打印重構社會生產生活方式
——專訪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盧秉恒

專訪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盧秉恒
記者:里夫金提出互聯網與新能源的結合引發第三次工業革命,您對第三次工業革命是怎么認識的?
盧秉恒:次工業革命是發明蒸汽機,勞動變成機器化,體力、畜力勞動讓機器代替,從手工業作坊變成工業化生產。第二次工業革命,有了電磁場理論,人們發明了電動機,可以用電力提供動力,機床也發明了,人們能夠大批量生產產品,以福特汽車大批量的生產方式為代表,建立了公差、互換性理論,制造的零件可以互換,大批量制造使汽車變得很便宜,形成大批量制造模式。
第三次工業革命根本上是信息化廣泛而深入地進入各種領域。從數控機床發展到智能機床,生產線也是智能的,可以監控制造過程,發現有問題可以更換刀具、調整機床。信息化可以把人們的消費需求集中起來,做個性化設計,用3D打印、智能軟件控制生產出需要的單件產品,用批量生產、交貨的成本和交貨期生產個性化的商品。形成一種新的生產模式。我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特征是信息與工業技術融合,能夠生產個性化東西,機器不但代替了人的體力,而且還代替智力。在此背景下,我國提出“互聯網+”的概念是非常適時的。
記者:近年來,3D打印成為熱詞,有哪些具體用途?它的變革意義是什么?
盧秉恒:3D打印的用途,一是產品的快速開發,像快速制造模型、模具、首件。二是生產個性化的產品。三是材料節約型制造,這在航空航天領域表現明顯,社會價值也比較大。四是用3D打印的觀點對我們現有的產品、裝備進行再設計,在結構一體化、換熱結構的優化等等,可以形成許多設計創新,使人們的創新設計不再受到可制造性的約束。五是用3D打印進行再制造,對某些器件進行修復。如以前飛機發動機葉片磨損了只能整臺發動機報廢,現在可以用3D打印進行修復,花費很少的材料與工時,使昂貴的發動機再生。
3D打印是比較符合工業4.0特征,一是3D打印通過計算機可以把制造過程控制到零件結構的每一個點;二是自動化制造過程中沒有中間障礙。目前,在CAD、CAM、數控加工的制造過程中,存在自動化孤島。把圖紙變成驅動數控的程序,首先要對制造產品有工序過程設計,毛坯從哪里來,加工分幾道工序,先后順序如何,要采用什么樣的設備,要準備什么樣的工裝卡具等等,這些東西是很復雜的專門知識,這一系列的路徑排列組合,讓人們陷入困惑,實現自動化的CAPP是很難的。從863計劃開始,我們要做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CAPP),直到現在也沒有這樣商業化的軟件,因為問題太復雜了、零件品種、加工工序太多了、排列組合的可能性太多了,人們不可能窮盡和完全掌握它。
而3D打印把這些工序過程變成了一個過程,其數據格式是統一的,不存在CAPP自動化、智能化的瓶頸。3D打印消除了自動化孤島,能體現“工業4.0”的特點。
記者:在“工業4.0”時代,企業的出路和發展方向在哪里?
盧秉恒:工業4.0是指工業、信息物理系統融合,現在我們到了信息時代,信息對我們的生活對制造業會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我們要把物理系統各個數據接口做好,符合標準。這樣一來,我們在自動化、智能化的推進過程中就沒有障礙和孤島了。
記者:“互聯網+”、3D打印、“工業4.0”對人們的生產生活有什么具體的影響?
盧秉恒:它們改變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人們以后可以不在商場挑商品,可以自己設計自己需要的商品,把自己的需求發布到網上,很多創客進行設計,然后分包組織生產,再進行物理配送。如此一來,它使社會生產模式發生了變化,給創新帶來更大的空間。
人們不再受單位的約束,設計師可能就是自由職業者,這使得社會生產的組織模式、社會生活的模式發生很大變化。今天你可以設計飛機,明天可以設計時裝。個人的創新能力可以大程度地得到發揮,形成一個真正創新型社會。
隨著個性化消費時代的到來,大批量的生產如果設計出現偏差,產銷不對路,就賣不出去造成浪費。現在海爾跟用戶一起設計,體現用戶需求,這個產品肯定是用戶需求的。個性化、定制化變成可能,是因為信息化提供了個性化設計制造的平臺。
記者:我國3D打印技術在世界上處于何種位置?未來進一步發展還面臨哪些瓶頸?
盧秉恒:我國3D打印研究工作做得不錯,排在世界前列。我國3D打印的數量在世界上第二。3D打印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處于全球地位,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華明用打印出飛機起落架,現在批量列裝;2001年,西安交大做個性化的下頜骨修復,當時中國媒體報道,而直到2012年歐洲才做例。但是在3D打印的產業化、應用方面,我國還有差距,我國的裝機量在世界上第四,我國制造業占世界的五分之一,是世界,從這點來看,3D打印跟我國整體制造業還是不匹配的。由于3D打印許多技術還有待發展,所以現在我們有經過努力實現并跑的機遇。我們可以抓緊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機遇,利用自有的優勢,走到世界前列。
3D打印材料是世界范圍的難題,很多工程材料目前還不適合用3D打印,打印的效率、成本都劃不來,這還需要深入研究。我國在發展上的瓶頸主要有:缺少原創、在核心器件的開發不夠等,尤其這一產業規模小,在各個制造領域應用3D打印還缺少研究。市場好了才能帶動發展,而應用上存在瓶頸,例如進入航空航天、醫療領域時都需要標準,醫療產品沒有個性化的標準,難以進入應用。我們2001年突破頜面骨修復技術,成果早就很成熟,申報認證有六七年了,由于缺乏國家標準,一直沒有批復下來,沒有標準就不能發證,就不能大規模應用。用于航空也很難,沒有標準,無法衡量是否符合適航標準就不能大規模應用。而這兩個行業應用前景廣闊,但是都缺乏標準。
上一篇:石磊:拓展個性化環保包裝紙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包裝印刷網,轉載請必須注明包裝印刷網,http://www.ezistim.com。違反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 01Grinova H:高溫下的性能王者,PEEK的
艾曼斯將為大家介紹一款在高溫環境下表現卓越的材料——Grin[詳細]
- 02浙江省發布2025年第二批生態環境違法典
近日,浙江省公布2025年第二批6個生態環境違法典型案例,包[詳細]
- 035月下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市場價格變動情況
2025年5月下旬與5月中旬相比,11種產品價格上漲,38種下降,[詳細]
- 04中山市頂盛食品機械公布發明“一種智能
本發明涉及輸送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智能式蘇打餅干生產用推[詳細]
- 05德國耐馳與浙江軟控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6月3日,德國耐馳(NETZSCH)與浙江軟控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詳細]
- 06SNEC倒計時|與上海發那科共探光伏智造
上海發那科深耕光伏多年,幫助客戶實現機器人自動化提升的同[詳細]
- 07世索科擴大常熟工廠特種聚合物改性產能
此次戰略舉措涵蓋了Amodel?PPA、Ryton?PPS、Kalix?HPPA、Omn[詳細]
- 08廣東省塑膠行業協會熱情接待杏壇鎮塑料商會執行會長單位訪問團
近日,廣東省塑膠行業協會會長劉幸平、執行會長彭強發在協會[詳細]
- 01金發科技榮獲香港品質保證局“綠色和可
金發科技憑借在ESG領域的實踐成果及可持續相關信息披露領域[詳細]
- 02無錫萬豐和通用股份簽業內首份戰略合作協議
5月29日,在通用股份千里馬商學院會議室,無錫萬豐和通用股[詳細]
- 03快遞包裝“減重”,減的是重量,增的是
快遞包裝政策的實施將有效推動快遞行業綠色轉型,預計到2025[詳細]
- 04法國要實現100%塑料循環利用?看陶朗AI
此前,法國通過《循環經濟法》構建了環保轉型框架,其核心量[詳細]
- 05CHINAPLAS國際橡塑展完美收官 以全球視
為期四天的“CHINAPLAS2025國際橡塑展”,于4月18日在深圳國[詳細]
- 06萬華化學再度榮登《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單
近日,備受矚目的《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單正式揭曉,萬華[詳細]
- 07MAAG集團攜手瑞程裝備!共同推進POE生
MAAG集團與浙江瑞程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達成重要合作,雙方將為[詳細]
- 08中國塑機| 南京地區企業代表座談會
2025年4月25日,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在南京創博機械設備有[詳細]
- 01金發科技榮獲香港品質保證局“綠色和可
金發科技憑借在ESG領域的實踐成果及可持續相關信息披露領域[詳細]
- 02無錫萬豐和通用股份簽業內首份戰略合作協議
5月29日,在通用股份千里馬商學院會議室,無錫萬豐和通用股[詳細]
- 03快遞包裝“減重”,減的是重量,增的是
快遞包裝政策的實施將有效推動快遞行業綠色轉型,預計到2025[詳細]
- 04法國要實現100%塑料循環利用?看陶朗AI
此前,法國通過《循環經濟法》構建了環保轉型框架,其核心量[詳細]
- 05CHINAPLAS國際橡塑展完美收官 以全球視
為期四天的“CHINAPLAS2025國際橡塑展”,于4月18日在深圳國[詳細]
- 06萬華化學再度榮登《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單
近日,備受矚目的《財富》中國ESG影響力榜單正式揭曉,萬華[詳細]
- 07MAAG集團攜手瑞程裝備!共同推進POE生
MAAG集團與浙江瑞程裝備科技有限公司達成重要合作,雙方將為[詳細]
- 08中國塑機| 南京地區企業代表座談會
2025年4月25日,中國塑料機械工業協會在南京創博機械設備有[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