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球生產超過4億噸塑料,廣泛應用于包裝、家居、汽車、電子產品等各個領域,絕大部分廢棄塑料因難以高效回收,長期滯留于自然環境中而造成嚴重污染,成為困擾全球環境治理的一大難題,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資源浪費。
如今,我國科研團隊成功將生活和工業中產生的復雜、難處理的混合廢塑料,轉化為多種高價值化學品,打破了過去塑料回收只能熱解、焚燒、填埋或者必須經過繁雜的“挑干凈、分品種”才有可能回收處理的技術局限,為塑料污染治理和資源循環利用開辟出全新道路。這一成果6月25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志發表。
據介紹,面對廢塑料回收的技術瓶頸,北京大學馬丁教授、王蒙副研究員和大連化物所徐舒濤教授開發出全新“正交轉化”策略。簡單說,就是利用核磁共振技術,用核磁共振技術對混合廢塑料中的各種關鍵化學結構和成分進行識別,根據其不同化學特性,為不同批次的混合廢塑料設計“化學反應”方案,再采用有針對性的催化劑,高效制備出了苯甲酸、乳酸、雙酚A、丙氨酸等多種重要化工原料。更重要的是,所有混合廢塑料不需要經過復雜且低效的分類和分揀過程。
他們從20克真實塑料混合物(包括聚苯乙烯泡沫、聚乳酸吸管、聚氨酯管、聚碳酸酯口罩、聚氯乙烯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聚乙烯滴管和聚丙烯瓶)中獲得了8種以上的獨立化學物質:1.3克苯甲酸、0.5克增塑劑、0.7克丙氨酸、0.7克乳酸、1.4克芳香胺鹽、2.1克雙酚A、2.0克對苯二甲酸和3.5克C3–C6烷烴,大幅提升了廢塑料資源化的經濟性和環境效益。
團隊表示,由傳統化石資源轉化產生的塑料,在使用廢棄后應作為重要碳資源加以利用,實現廢塑料中碳氫資源的高附加值轉化,希望在減輕環境污染的同時,為實現雙碳目標探索新的路徑。(來源:央視新聞、北大新聞網)
版權與免責聲明:1.凡本網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興旺寶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包裝印刷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非包裝印刷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3.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相關新聞
-
ENEOS株式會社(以下簡稱“ENEOS”)和三菱化學株式會社宣布,在茨木縣上須市(茨木工廠)建設的用于啟動塑料轉油業務的化學品回收設施已經完工。
- 2025-07-08 13:54:48
- 758
-
《北京衛視》走進“吉悅再生”,揭開塑料可回收再生設計的低碳密碼
為廣泛傳播塑料產品可回收再生設計理念和行業企業實踐案例,全國節能宣傳周期間,CPRRA攜手北京衛視走進吉悅再生物資回收基地。- 2025-07-03 13:48:59
- 7801
-
7月1日起,馬來西亞將對廢塑料進口實施嚴格限制。修訂的海關法令明確規定,未經馬來西亞投資、貿易和工業部下屬的SIRIM機構批準或代表其批準,禁止進口廢塑料。
- 2025-07-01 11:40:43
- 10950
昵稱 驗證碼 請輸入正確驗證碼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